台語文學的底蒂
1885年,長老教會宣教師Pa-khik-lé(巴克禮)就佇台灣創立《Tâi-oân-hú-siâⁿ-kàu-hōe-pò》(《台灣府城教會報》),用「Pe̍h-ōe-jī」(白話字)記台語寫台文,成做台文出版的開基祖
這寡用「Pe̍h-ōe-jī」(白話字)書寫的文獻,毋但累積濟濟語料記錄、歷史文獻和文學創作,也成做後世台語文學的底蒂。
「言文一致」運動
日本時代,台灣智識份子開始思考改革語言佮文字。漢字和「Pe̍h-ōe-jī」二路發展,遮的創作實踐,對台灣的語文改革產生誠大的作用,也佇追求主體性的文學、文化和政治運動當中,留落深刻的印記。不而過,佇戰前日本話和戰後中國話這雙層「國語」體制的敆縫之間,台文出版長期受著真大的壓制。
本土意識和文化認同
到20世紀尾,台灣社會開始重視本土意識和文化認同,台文出版嘛綴咧復興。
濟濟作家、學者投入台語文學的創作佮研究。這幾年,嘛有濟濟出版社積極投入台語文學出版佮推廣,毋管是詩歌、繪本、散文、小說,創作成果攏受著大大的注目。譬如《小王子》、《傲慢佮偏見》這款經典文學,攏有台文譯本矣。
支持台文出版品
2021年,聯經出版的《熱天的時陣》入選德國白烏鴉大賞,成做頭一本拚入這項獎項的台文繪本,證明台文出版品也有法度受著國際肯定。
因著這款背景,阮舉辦「台文朗讀節」,台文朗讀節提「掀開台文,講出台語,予台文成做日常」做概念,邀請出版社、創作者、翻譯者仝齊參加,透過對談,討論種種台文出版無仝面向的觀察,深耕台文出版,為台文出版疊磚仔。
傍越頭看台文出版的歷史,和攑頭台文出版未來的機會,向望社會大眾會當認捌台文出版的整體景況,嘛會當做伙體驗媠氣的台文,聚斂社會的熱情,支持台文出版品。